實訓實習
實訓實習
學校實驗中心成立于2000年6月。其業務職能分為三大板塊,實驗教學管理、實驗室管理和實驗設備管理。
目前,參加實驗教學的教學人員50多人,其中,高級講師、高級實驗師28人,講師、實驗師23人,助理講師、助理實驗師13人。
實驗中心將全校所有實驗室統一管理,開始分為五大類:形態組、機能組、物化組、臨床組、護理實訓組。實驗中心擁有27個實驗室,6個輔助實驗室,7個實驗準備室,7個藥品及設備存儲倉庫。實驗樓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擁有各類大型設備。據不完全統計,到2019年教學設備總價值約1500萬元。
???????2001年、2014年、2016年,“香港華夏基金會”分三次捐贈60萬元、30萬元、2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設備及醫學教育儀器。2018年政府專項資金提供230多萬元配套資金,改建了約600平方米的高仿真模擬病房、ICU、CCU、模擬手術室等一批實訓教室。創造了優良的學習環境。
???????近年來,學校陸續補充購進現代化實驗教學設備,如胸腹部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藥理、生理實驗系統,化學實驗系統,3D解剖教學系統,心電監護系統,12導聯心電圖教學系統,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呼吸機、除顫儀及心電監護系統等ICU先進的全套設備,國際名牌奧林巴斯生物顯微鏡百余臺等。為我校護理品牌專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
???????2015年建成面積70多平方米。分主控室和機房兩部分。內有北京產F52-8C,500mAx線機一臺??蛇M行透視,造影檢查及照像。主要用于醫學影像專業實踐技能操作。
???????解剖館建于2015年,使用面積58平米,投資100萬元。主要設備有全身肌肉塑化標本一具,全身體表血管神經塑化標本一具,全身骨胳兩具,全身矢狀斷層標本一套,全身冠狀斷層標本一套,全身橫斷斷層標本一套,23件內臟血管灌注模型。本實驗室各類人體標本結構層次清楚、將人體的內部結構進行了立體展示給學生,學習方便高效。本實驗主要用于我校各專業解剖教學、實驗考核。特別適用于影像專業臨床教學工作。
???????B超實驗室簡介:本實驗室建于1992年,2014年1月搬遷至新校址,使用面積58平方米,主要設備有B型超聲診斷儀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投資約80萬元。本實驗室用于我校影像專業超聲技術實訓及護理專業超聲診斷基礎的學習,包括腹腔器官、盆腔器官和淺表器官各標準切面的操作練習及考核,為學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2018年學校投資購進了高智能化的先進多三維超聲。
???????內科體檢室使用面積116平方米,主要設備有多媒體仿真教學系統一套,心電圖機4臺。承擔著我校護理、口腔、檢驗、影像等專業的內科體檢技能考核。通過實驗可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堂講授的內容,促進記憶,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臨床工作打下牢固基礎。
???????實驗中心統籌實驗經費使用,提高人、材、物的使用效率及提高科研能力。經過二十幾年的運行實踐,管理模式及方法更合理優化。
???????2005年以后,實驗中心強化實驗教學管理,實驗設備管理及實驗室管理,制定了完善的規章制度。尤其加大了實驗教學管理力度,教學檢查常規化,查課、統課、聽課、經驗交流、說課比賽、學術講座教學活動的開展,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針對各門課程課時量不等,開課時間不同的具體情況,要求實驗技術人員“一專多能”,以適應實驗教學的需要。實驗中心有三分之一人員即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實驗教學。
???????實驗中心根據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注重學生專業技術技能的培養,除了抓好實驗課堂教學之外,在課余時間開放護理實驗室,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技術能有熟練和鞏固的機會。尤其對學生離校實習的前一、二個學期,為他們制定詳細的技能培訓計劃,對護理十項重要的技術進行分階段的強化訓練和考核,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臨床崗位,符合用人單位需求。
???????為激發學生學習和掌握技術技能的熱情,實驗中心積極承辦了學校多次“護理技能大賽”、“護理專業外科護理技能競賽”、"口腔工藝技術比賽"、“中西醫結合專業技能競賽”、“內科體檢技術競賽”等等。對成績優勝者頒發了獲獎證書,極大地推動了實驗教學的發展。
???????從2006年開始,為培養面向臨床實踐實用性人材,中心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臨床護理培訓班》,綜合內科、外科、護理、急救等各學科實用技術培訓,得到臨床各實習醫院及用人單位的深度認可。
??????????????開展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的科學研究,根據學生特點、專業特點,進行‘自主探究式’實驗教學模式研究,并立項為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歷經三年的教學研究實踐,通過了省專家組驗收結題。實驗中心的另一科研項目《自擬中藥方劑對實驗性動脈硬化及血栓治療作用研究》獲得了朝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受到了朝陽市政府的表彰。